導讀:物聯(lián)網通信仍是5G最受歡迎的目標使用案例,有59%受訪的企業(yè)組織預期5G網絡將廣泛應用在此用途。影片則為第二受歡迎的使用案例,有53%受訪者打算將5G應用于此。
近日消息,統(tǒng)一FANG+ ETF經理人袁永騰表示,進入新年度市場資金將重新布局,看好5G、AI、物聯(lián)網相關概念股可望躍升投資主流。
袁永騰認為,明年5G將進入商轉,AI人工智能及物聯(lián)網進入爆發(fā)成長期,取代智能手機成為科技股成長新動能,相關概念股可望躍升投資主流。
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近日對5G使用案例及采用情況的調查結果,66%的企業(yè)組織有意在2020年前部署5G;企業(yè)預期5G網絡應用將以物聯(lián)網(IoT)通信與影片為主,運作效率將成為關鍵推手;不過,Gartner預測,2022年將出現無法完全滿足5G使用案例的需求,完整端對端5G基礎架構需等到2025-2030年。
Gartner資深研究總監(jiān)Sylvain Fabre表示物聯(lián)網通信仍是5G最受歡迎的目標使用案例,有59%受訪的企業(yè)組織預期5G網絡將廣泛應用在此用途。影片則為第二受歡迎的使用案例,有53%受訪者打算將5G應用于此。
Sylvain Fabre認為,物聯(lián)網通信的數據結果令人驚艷,目前已有其他經過證實且頗具成本效益的技術可進行物聯(lián)網無線連網,例如基于4G技術的窄頻物聯(lián)網(Narrowband IoT; NB-IoT),及低功耗廣域網絡解決方案(Low-power wide-area solutions; LPWA)。不過5G有其獨特定位,可提供極高密度的連網端點,每平方公里最多可達一百萬個傳感器。
Gartner預測,到了2022年,商用5G的通信服務供應商中將有半數會因系統(tǒng)無法完全滿足5G使用案例的需求,而難以從后端技術基礎架構的投資中獲利。Sylvain Fabre表示,大部分通訊服務供應商要等到2025至2030年這段期間,才能在他們的公共網絡上實現完整的端對端5G基礎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