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IoT 每日熱點 | 中國成為第三個可以提供碳衛(wèi)星數據的國家;三倍續(xù)航、可實現"閃電充"的鋁電池來了;Q3中國可穿戴設備報告出爐

2021-12-10 14:00 物聯傳媒
關鍵詞:IoT每日熱點

導讀:IoT 每日熱點

頭部消息

1、中國成為第三個可以提供碳衛(wèi)星數據的國家

今年7月,劉毅團隊獲取了中國碳衛(wèi)星首個全球碳通量數據集和地圖,這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間定量監(jiān)測能力,是繼日本、美國之后的第三個具備該技術的國家。從國外專家口中的“impossible”到2016年成功發(fā)射,碳衛(wèi)星已經在太空中工作了5年多。作為我國首顆、全球第三顆碳衛(wèi)星,它實現了我國在空間溫室氣體高精度監(jiān)測的從無到有,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貢獻了科技力量。在碳衛(wèi)星的研發(fā)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建立溫室氣體衛(wèi)星觀測的模擬和反演系統(tǒng)(IAPCAS),將衛(wèi)星的原始觀測資料“翻譯”成可供科學家使用的數據。2020年,劉毅團隊改進了數據質量和反演算法,將數據精度提升到1.5ppm的國際先進水平,同時首次利用物理算法反演獲得了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太陽誘導葉綠素熒光數據產品,2021年計算獲取了中國碳衛(wèi)星首個全球碳通量數據產品。

芯片/半導體

2、小米15億成立電路芯片設計公司

12月7日,上海玄戒技術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注冊資本15億人民幣,由X-Ring Limited全資控股。公司主要人員分別為執(zhí)行董事、總經理、法定代表人曾學忠和監(jiān)事劉德。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今年9月底注冊了名為“X-RING”和“玄戒”的商標,國際分類涉及辦公用品、手工器械、網站服務、運輸工具、廚房潔具、科學儀器等,目前仍處于審查狀態(tài)。根據智慧芽數據顯示,上海玄戒技術有限公司暫無已公開的專利申請。從小米公司看,截至最新,小米及其關聯公司在全球126個國家/地區(qū)中,共有730余件與“芯片”相關的專利申請。其中,專利申請主要集中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和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3、美國半導體材料商英特格計劃在臺建最大工廠 生產2/3nm材料

美國半導體材料制造商英特格據稱計劃將在中國臺灣地區(qū)增加投資一倍以上,并建立最大的制造基地,生產用于3nm和2nm芯片制造過程的材料。SEMI董事會主席的Bertrand Loy表示,公司未來三年將在中國臺灣投資5億美元,高于此前計劃的2億美元。同時,公司正在中國臺灣南部城市高雄建設一家生產工廠,為臺積電和其他公司供貨,預計明年年底開始運營,2023年年中開始大規(guī)模生產。該公司在中國臺灣的新工廠將首先為其最大客戶臺積電提供產品,然后為其它芯片制造商提供支持。英特爾、三星、鎧俠、美光和SK海力士等全球領先的芯片供應商都是英特格的客戶。Loy說,該公司還將斥資1,100萬美元擴大其在中國臺灣的技術中心。

4、Stellantis集團與鴻??萍歼_成合作 設計新型柔性半導體芯片

日前,Stellantis集團與鴻??萍技瘓F聯合宣布,雙方已簽署一份無約束力的合作諒解備忘錄,旨在設計一系列專用的半導體芯片,以支持Stellantis集團和第三方客戶。通過與鴻海集團合作,Stellantis的目標是開發(fā)四個全新系列的芯片,這些芯片將滿足Stellantis 80%以上的半導體需求,此舉有助于顯著提升Stellantis零部件的現代化,降低復雜性,簡化供應鏈。同時,這也將提升Stellantis在加快創(chuàng)新步伐及快速構建產品和服務方面的能力。本次合作也標志著Stellantis集團與鴻海集團的第二次攜手,在2021年5月,雙方共同宣布成立Mobile Drive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的目標是通過先進的消費電子產品、車內人機交互界面及服務,開發(fā)出超越客戶期待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通信

5、英國將在2033年前逐步淘汰2G和3G移動網絡服務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政府周三表示,將在2033年前逐步淘汰2G和3G移動網絡,為5G和此后的6G服務做準備,后者將為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和虛擬現實等技術提供動力。據悉,EE、沃達豐、O2和Three四家電信運營商均表示同意。據了解,擁有 EE 網絡的英國電信在 7 月表示,將在 2023 年初淘汰 3G,然后在十年后淘汰超過 25 年歷史的 2G。同時政府也希望結束對少數供應商的依賴,并支持開放無線接入網絡(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s,簡稱 Open RAN)技術的發(fā)展。

6、5G消息商用漸行漸近

近期,運營商方面,5G消息試商用漸次推出。機構認為,5G消息商用將給行業(yè)帶來新機遇,C端(個人端)及B端(企業(yè)端)用戶需求將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有力拉動運營商收入,平臺服務及應用端有望長期持續(xù)受益。業(yè)內認為,5G消息產業(yè)鏈包括運營商、終端廠商、IMSIP(多媒體子系統(tǒng)技術)網絡支撐方、MaaP(消息即平臺)平臺支撐方和行業(yè)拓展商,除了運營商之外,其他產業(yè)鏈上的龍頭企業(yè)也在加快布局。華金證券則表示,5G消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運營商、行業(yè)客戶、終端廠商、個人用戶,以及相關聯的AI(人工智能)、SDK(軟件開發(fā)工程包)技術提供商,均有望在5G消息服務過程中獲益。

7、工信部印發(fā)通知加強5G公眾移動通信系統(tǒng)無線電頻率共享管理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5G網絡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決策部署,保障基礎電信運營企業(yè)在開展5G共建共享時依法有序共享使用頻率資源,近期,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布了《關于加強5G公眾移動通信系統(tǒng)無線電頻率共享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工信部無函〔2021〕331號,以下簡稱《通知》)?!锻ㄖ芬罁吨腥A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管理辦法》等法規(guī)、規(guī)章,將5G公眾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無線電頻率共享分為基站頻率共享和用戶終端頻率共享兩類情形。對于用戶終端頻率共享,依法明確企業(yè)無需辦理許可變更事項,降低企業(yè)負擔;對于基站頻率共享,進一步規(guī)范了企業(yè)依法辦理變更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基站電臺執(zhí)照等事項的有關程序要求,充分保障企業(yè)在5G共建共享中依法合規(guī)使用頻率資源,進一步提高5G頻率使用效率和綜合效益。

電池

8、三倍續(xù)航、可實現"閃電充"的鋁電池來了

近期一則關于動力電池的勁爆信息在市場刷屏:一種性能強勁的鋁離子電池橫空出世,能量密度和續(xù)航能力可達現有電池三倍、安全性高、壽命長,更能夠實現“閃電充”,幾乎解決了現有商用動力電池所有的技術痛點。據福布斯報道,亞洲電池研發(fā)公司Saturnose計劃推出一種固態(tài)可充電鋁離子電池Ea2I,使用鋁和鈮以及固態(tài)電解質,陰極采用巖鹽結構。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商業(yè)級鋁離子固態(tài)電池,有望取代風險較大的鋰離子電池。2021年,受新能源車放量影響,應用于三元、磷酸鐵鋰電池的主要能源金屬鋰和鈷價格已“飚出天際”。以最新的市場價計算,金屬鋰噸價已經60倍于金屬鋁,電解鈷也已攀上45萬元/噸大關。市場迫切地尋找著更具性價比的材料。

人工智能

9、防止產生誤解,B站升級“AI 換臉”相關內容標識

B站12 月 7 日發(fā)布《關于“AI 換臉”相關內容標識的說明》稱,將遵守《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要求,對“AI 換臉”類稿件標識進行升級。據悉,升級后該類內容上方會出現“該視頻疑似使用智能合成技術,請謹慎識別”的顯著標識,以便用戶甄別,防止產生誤解,侵害他人權益。彼時,B站稱“Al 換臉”技術仍具有一定的風險與爭議性,該類內容將不予推薦,同時禁止排行榜和熱門位置的展示,并將在此類技術和內容有相關法規(guī)或規(guī)章制度后,給予審核規(guī)則上的調整。

10、全球首個由人工智能設計的新冠抗體達世界先進水平

近日,人工智能制藥公司“華深智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yè)研究院(AIR)、清華大學醫(yī)學院聯合宣布在新冠抗體設計和優(yōu)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據介紹,上述團隊設計出了具有廣譜抗病毒能力的新冠抗體(HX001)。據介紹,該項目致力于以人工智能算法驅動抗體設計,改善傳統(tǒng)的“人體/生物篩選+專家設計”方法的周期長、廣譜性弱的問題,并有望實現提前預測病毒的變異方向,判斷當前抗體是否對新的變異株有效等功能。目前,HX001抗體已在臨床前試驗上取得成功。清華大學智能產業(yè)研究院張亞勤院長認為,AI制藥是全球AI科研和產業(yè)關注的熱點,新冠病毒的流行給全世界帶來新的挑戰(zhàn),華深智藥和清華大學團隊通力合作,在短時間內開發(fā)出人工智能抗體設計平臺HelixonDesign,并設計出廣譜新冠中和抗體,是繼AlphaFold2之后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的突破。

傳感器

11、無需電池的可穿戴式傳感器可測量空氣中的尼古丁暴露量

近日,研究人員在《ACS傳感器》雜志上報告表示,目前正在開發(fā)便攜式尼古丁傳感器作為一種替代方法。Madhu Bhaskaran、Md. Ataur Rahman和Philipp Gutruf著手設計一種輕便的可穿戴傳感器,能夠實時檢測尼古丁,并將數據無線發(fā)送到電子設備,如智能手機。該團隊選擇了聚酰亞胺基板上的二氧化釩作為其傳感器的基礎。他們的研究表明,尼古丁可以與二氧化釩薄膜共價結合,從而改變薄膜的導電性,其程度取決于尼古丁的濃度。該裝置檢測電導率的變化,放大信號,然后將其無線傳輸到智能手機上。當應用在皮膚上時,這種無需電池的傳感器可以測量佩戴者在開放空氣中接觸到的尼古丁。研究人員說,這種方法擴大了可穿戴電子設備在實時監(jiān)測環(huán)境中有害物質方面的應用。

可穿戴設備

12、2021年Q3中國可穿戴設備報告:耳機、手環(huán)冰火兩重天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fā)布《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表示,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528萬臺,同比增長5.0%。其中耳戴設備市場出貨量1990萬臺,同比增長40.0%。該市場受到低價位段產品的推動,依然保持較快增長速度。隨著更多手機廠商的重點布局,真無線市場增長將尤為顯著。手表市場出貨量1068萬臺,同比下降2.3%。其中成人手表出貨475萬臺,同比增長4.7%。兒童手表出貨593萬臺,同比下降7.2%。手環(huán)市場出貨量461萬臺,同比下降44.2%。IDC認為,手表和手環(huán)之間在低價大屏領域的市場競爭拉鋸將會持續(xù)到2022年。

云平臺

13、一起教育科技關停K12校外學科培訓 全面轉型提供教育SaaS軟件服務

一起教育科技在北京正式宣布:將在12月31日停止其在中國K-12階段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服務。同時,一起教育科技宣布未來將更加專注作業(yè)等核心教學應用場景,全面轉型成為一家助力中國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的SaaS軟件服務商。具體而言,一起教育科技發(fā)布了其最新的作業(yè)平臺——一起作業(yè)3.0版本,以及如何以作業(yè)為切入點,落地國家“雙減”政策的區(qū)域和學校解決方案。一起教育科技創(chuàng)始人、CEO劉暢表示:將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圍繞作業(yè)等核心教學應用場景,推動SaaS軟件服務在校內教育中的真實常態(tài)化使用,破解落實“雙減”過程中面臨的五大難題。